『逆增上緣』如~ 觀境界如霧中看花,霧散復清花草更美


(本文摘自: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2008年春之卷)


 


 


「有事藏覆於心即無明遮蓋,要找能談心的人說出來,否則無明鬱結,將會成為業的種子。」於會客室,上人藹言勸導一位志業體的年輕同仁打開心結。

身體感冒多喝杯茶,心感冒多用法水


「修而無修才是真修。所遇到的境界實如過眼雲煙,就像我們走入雲霧中,霧散復清。」同仁與慈濟因緣頗深,從慈青畢業後,即全心投入志業體,向來乖巧而善體人意,上人遂以輕鬆語氣說:「是功夫不夠啦!」

「霧中看花,霧過之後,其實每一朵花、每一棵樹都很漂亮;只要自己不受阻礙,還有什麼能障礙我們?」上人慈勉,莫跟著虛幻的情緒而亂心,「身體感冒就多喝杯茶;心感冒則要多用法水!」

「方向如果選對,走就對了;踢到石頭,就對自己說:『喔,原來是石頭啊,是我沒走好。』再一步步用心走。」上人續示:「走過坎坷路,才會知道平坦路是從坎坷路鋪過來的。」

「慈濟四十多年來,都是用愛鋪著路走來。鋪路並不簡單,然而我們應選擇做 甘願 鋪路的人,手拿磚塊石頭,難免會起磨擦,說不定也會破皮、流血。手可破皮、流血,心不能破皮、流血,唯有堅定的立志才能護心。」上人慈示要真正掏空心裡的煩惱,再容納法髓。

煩惱只是心起作用,時過境遷並無一物,莫隨虛幻情緒亂心


同仁的父母皆為慈濟委員且手足和樂,成長過程可謂一路順遂,如今全家皆十分投入志業。


「逆境就是逆增上緣,沒有逆境就無法成長。要記得以感恩心接受逆境,有人來磨你,過去的業才能消呢!


就像身體有刺,如果沒有被碰到,仍不知自己有刺在裡面。即使只有少許的業,卻無人來磨,要如何消業?」

上人教其心中亦莫存有「我被磨」的想法,只能抱著「我感恩」的心態。


「若有『人家磨我』的心念,自然也會反彈,彼此都會受損!要做一顆真正的寶石,寶石愈磨愈亮,能承擔更大的志業重任。」

「有人扯後腿,就是讓我們訓練腳力,若是過於平順,一直在幸福中,看不到苦,這種『身在福中不知福』的人生是最可怕的。


苦中人還會從『苦』去體會道理,有福人若自認享受是應得的,則永遠執迷不醒。」

霧氣朦朧,隨因緣構成,總會慢慢散去

「被磨應該感恩,若能做到『忍而無忍、修而無修』,就會將之視為自然。走入霧中,霧氣朦朧,卻不會整團都跟在身邊,總會慢慢散去。霧能讓人看得到卻摸不著,只是一股氣流作用,隨因緣構成;煩惱來時,不要把它當成『苦』,了解到原來煩惱也是自己的心在作用,過了就沒有了。」

面對即使已指正多次,習氣依舊不改的弟子,上人無奈道,若改,則為他歡喜;不改,只是為他悲。


進而想及佛陀將入滅前,阿難請示對於僧團裡不受教者,如何待之?


佛陀慈悲告以,若引導不過來,就默擯之,隨他去吧!

「在經典中,記載佛陀在世時,有『六群比丘』,何況是我現在呢?故自我安慰,教不過來的,也要感恩,因有他們當粗石去磨人,才會磨出鑽石來。」

繼以「因果觀」解說:「也許你前輩子亦磨人不少,人家討回去也很公道。」


上人表示,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,凡事皆不離因果循環。

「心靈不要有風暴,才不會損及自己的心地風光。」


上人愷示,法要用在自己的身上,既為靜思弟子,就要成為「人文典範」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不像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