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完美才有改善的空間(文/郭騰尹)




 




在 林清玄 先生所著的《平安如意》裡,我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故事。




 




他有次到香港,特別去拜訪當代奇人南 懷瑾 先生。他問南 懷瑾 先生為什麼作品總是沒有完成,像是《論語別裁》、《孟子旁通》.等,這些經典都只講了半部,沒有將後續完成呢?




 




南 懷瑾 先生笑道:「如果我都做完了,你們後來的人要做些什麼呢?」




 




南 懷瑾 先生還透露另一個故事:他在年輕時曾隨民初高僧虛雲老和尚修行,虛雲老和尚在大江南北各地蓋廟,卻沒有一座廟是蓋好的,經常是粗具規模時就放下,又去蓋新的廟了。




 




年少的南懷瑾也像 林清玄 先生問了同樣的問題,而虛雲老和尚的回答是:「我如果全蓋好了,後來的人有什麼事可做呢?」




 




最後,南 懷瑾 先生提醒 林清玄 先生:「人生不能太求全,求全就多責備呀!」




 




我常在內地演講時講述這個故事,因為對知識份子而言,南 懷瑾 先生與虛雲老和尚都是響叮噹的人物,故事可以延伸到:人生沒有真正的完美,而是一段追求完全的過程,那些看似美麗的東西,其實都隱藏著危險性;因為不完美,才有改善的空間,才能有進步的期待,才會有不斷超越的動力。如果一切都齊備了,那人們要做什麼呢?恐怕只會因無所事事而頹廢下去,你可能因為要保有那完美而終日憂心。




 




給自己和別人一絲進步的空間,你會在轉念間發現人的卑微,也會發現不完美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完美;一些瑕疵,其實會讓這個世界更真實。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不像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